环球热点!他们,在热爱中乘风破浪!
发布时间:2023-05-20 10:18:12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初夏时节,秦淮河畔,欢呼声与掌声阵阵响起,几个喘着粗气的青年大汗淋漓地走上岸边,欢呼着拥抱在一起,眼中饱含热泪,相拥的手微微颤抖,这群年轻人来自南航的赛艇队,作为一支成立不足三年、队员少有赛艇基础的队伍,他们因热爱集结,从零起步,在2023年南京赛艇公开赛以1000米竞速3分33秒、4500米追逐赛18分17秒的成绩分获第五名。

成绩背后


【资料图】

是没日没夜的训练

是日日夜夜的坚守

今天

一起走近他们为爱拼搏的故事

一支桨

2021年,南航体育部教师杨峰担当教练,着手组建赛艇队,作为健身课的教师,他会在课上有意寻找对赛艇有兴趣并且体质适合赛艇的同学,大部分队员就这样进入团队,与赛艇结缘。组建之初,反复的疫情,几乎没有赛艇基础的队员,彼此并不熟悉的队友,都给赛艇队的训练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只有把个人力量融入到团队中去,才能释放出更大能量。赛艇是一项十分考验团队性的运动,八个人要保证前后拉水动作、水平高度、手上转桨入水等一系列动作的一致,“团队精神”是队员们提及最多的词。

桨手无法判断赛艇前进的方向以及整体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舵手引导赛艇前进方向,发布口令让桨手动作整齐划一。条件有限,教练大多数时候无法上船指导,舵手游粮萌就是“半个教练”,除了自己的动作训练,她还要了解每个桨手的状态,哪个桨手的技术上有什么弱点,什么时候会发生技术变形,她甚至比桨手本身都了解。舵手位置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训练效果,游粮萌总是排除困难,从来没有缺席过训练,除此之外,她还要花时间观察其他选手的状态。在进入赛艇队之后,游粮萌的嗓音渐渐发生了变化,时常是沙哑的状态,“为了让团队成员听见,游粮萌的每一桨都要大声喊出来,几次训练过后嗓子就变成了这种状态。”教练杨峰解释道。游粮萌笑着说:“有时候都分不清是感冒了,还是喊成这样的,习惯了。”

姚旭鸿是队中的替补队员,他不是每次都有上船练习的机会,“因为热爱赛艇,也喜欢团队,我想用最充足的准备陪大家走完全程”,姚旭鸿每次训练都不会缺席,划左桨的人没来,他就划左桨,划右桨的人没来,他就划右桨,他是这艘船上最灵活的螺丝钉。

姚旭鸿最初练习时,只要一紧张就容易发生技术变形。“我们八个人在船上的时候,我感觉呼吸都是同频的”,这种团队精神激励着他每次训练结束后都及时复盘,不断调整心态,纠正动作,在两年不懈的练习之后,姚旭鸿成为了团队中发力、频率控制得最好、最稳定的一个,成长背后付出的努力与汗水都被大家看在了眼里,决赛时,一位主力队员因病无法参赛,姚旭鸿替补上场,“训练时没想过会有上场的那一刻,最后能上场,就更加庆幸自己之前的努力,没在比赛中拖后腿。”

“赛艇入水,每个人就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这是团队成员们的共识。“个子高的往后拉,个子矮的往前伸,这样我们拉桨的时间就大致相同,每个人都根据团队调整自身,最终达到人船合一的状态。”在这个团队里,没有能力的高低,只有职责的不同。抛弃“我”的意识,他们手中握的桨都汇聚成船上的“一支桨”。

一道茧

采访时,记者最先关注到了队员们的手,一双双年轻的手上都布满了疤痕,拇指上是厚厚的茧,食指上是长起来的水泡,掌心是水泡破掉后留下的伤口……

“我们的手,记录下了我们训练的时光”,队员们笑着说,“他们手上长了茧,训练磨掉了之后又重新长起来,这些孩子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教练杨峰谈起这些来很动容,手上大大小小的伤口一沾水就疼,下水训练更疼,“随着时间过去,这些伤痕会渐渐好起来,但是我们与赛艇‘磨合’的这段岁月,将永远记在我的心中。”队员钟杰霖动情地说道。

由于身高原因,钟杰霖和其他队员划桨的频率和节奏都有不同,他清楚地知道“赛艇的上限在团队,下限在个人”,为了让团队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他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除了学习之外,他的健身时间全部放在赛艇的专项训练上,“我每天会自己加练,做蹲起,一百一组,每天蹲几组”。身高不足的他便在柔韧性上下功夫,最终成为了赛艇上掌握平衡的桨手,在团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赛前一天,蔡新之身体突发不适,但是这次比赛对于他和所有队员都是意义重大的,蔡新之坚持完成了上午的赛程,到下午决赛时,作为观众的蔡新之扛着发热的身体在岸边站了全程,热泪盈眶得看完全程比赛,“就算上不了场,我也想陪着他们。”

赛艇成为了他们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次南京赛艇公开赛是他们这学期的目标,队员们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也是为了给长期的训练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赛艇队放弃了娱乐时间,所有能够用来训练的时间,他们都待在水面上,“经常是周末结束了训练之后,我们马上就赶去图书馆”,队员刘锦浩说道。

一股劲

“又苦又累,这个赛艇不划不行吗?”在训练极度劳累、上岸就瘫倒在地上的时刻,这个声音总会一闪而过。

“不行啊,还是太热爱了啊!”于是每次训练完疲惫地回到学校,下一次训练又会精神抖擞得与队友们相见。

由于学业规划等原因,对于很多队员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比赛,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冲刺这次比赛。

这次南京赛艇公开赛聚集了16支实力强劲的赛艇队。对南航赛艇队来说,此次比赛“一波三折”,上午的预赛他们发挥的并不是太好,大家都不免有些气馁,“无论结果如何,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只要拼尽全力,就问心无愧”。教练杨峰给队员们打气,队员们互相鼓励,及时调整心态、重整旗鼓,斗志昂扬地进入了下午的决赛。

发令枪一响,赛艇就如离弦之箭,伴随着舵手铿锵的口号,全队拧成一股绳,凝成一股劲,在统一的节奏下奋力前进。赛艇比赛的最后200米是冲刺阶段,也是队员体力到达极限的阶段,到这个时候,队员只能凭借意志力和信念坚持冲刺比赛。“那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力量了,但是我们还背负着对自己、对团队的责任,我在心里默念,再坚持一秒,再坚持一秒",姚旭鸿回忆起那天的比赛说道。就在“一秒又一秒”的自我鼓劲下,他们划完了最后200米,赛艇冲过终点线,他们激情澎湃地相拥,他们知道,无论如何,他们已经给自己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问及比赛心情,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相比于结果,在自己的热爱中拼尽全力的过程才是最大的收获,此次比赛的成绩超越了日常训练取得的每一次成绩。钟杰霖即将离开赛艇队,他说:“这份经历已经是我大学最难忘的经历了,赛艇教会了我永不言弃,队友教会了我团结友爱,带着这份热爱和感动,对于未来,我无所畏惧。”

从一个新组建的队伍

到与各大高校同台竞技

从零开始的空白

最终被无穷大的热爱填满

他们书写着独属于他们的赛艇精神

为他们点赞!

素材来源丨党委宣传部、体育部

文字丨李红霞、冯蕾

值班编辑丨唐楚涵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审核丨王晖、成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