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晁星
近些年,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成为一大趋势。以本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为例,已有上千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在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绝大多数免费,部分室内场馆低收费。
在大中城市,运动健身场地供不应求一直较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2.41平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下班之后,或者周末、节假日去哪健身,让很多市民颇为头疼。就拿跑步来说,去健身房跑,价格太贵;在马路上跑,怕不安全;在小区里跑,路面不平还容易撞人……可另一边呢,家附近的中小学放学之后操场空荡荡,实在“怪浪费的”。两相对比之下,期待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呼声一直很高。
学校是体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标准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等各类场地设施相对齐全,理应更充分利用起来。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也联合印发文件,推进学校体育场地余暇时间对社区开放。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地各学校开放的进度差别很大。有的已迎来大量锻炼者,有的虽然开放了,但“允许”居民开展的运动项目只有跑步,有的开放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自我“封锁”起来,还有的索性一直大门紧闭。
对开放校园体育场地,学校为何不积极?一大顾虑还是安全。过多社会人员进入校园,车辆聚集学校周边,安全如何保证?其次,延长学校的开放时间,就意味着需要安排更多人手管理,器材损耗加大,维修更新也会更频繁,人员、资金从哪里来?再则,一旦有市民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谁来担责?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是没有发生过,往往搞得学校“赔了夫人又折兵”,自然少了开放的热情。
敞开门容易,可要想开得好、开得久,关键得让学校心里踏实。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明确校园体育场地开放不是学校一家的事,相关部门等都要做好兜底。《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地教育、体育部门要协调当地公安、医疗等部门,加强场馆开放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障;学校要协调周边社区和街道,加强开放时段治安巡查,做好场馆开放后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实践中,各地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在严格校园准入制度方面,有地方政府专门搭建了校园健身数字系统,支持人脸识别、市民卡、二维码等多种核验方式,既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入校园,也方便管理。再如,有的学校选择将开放后的场地承包出去,由第三方运营管理,向市民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
说到底,中小学体育场地不是一开了之,而是要基于好事办好的善治思维,做好后半篇文章。如何让开放与安全并行不悖,如何在公益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还需精细统筹,不断探索共赢共享的多元优解。
上一篇: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湖北省慈善总会阳光爱眼护眼关爱基金启动使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据了解,近日,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广告写道:中日韩三国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