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记者从中证指数公司获悉,近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境内外公募产品(含增强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沪深300指数长期位居境内外市场上A股指数被动跟踪产品规模及数量之首,这只中国市场旗舰指数已成为境内外投资者参与A股投资的重要工具。
产品应用多样 投资生态圈完善
(资料图)
随着境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沪深300指数的跟踪产品数量和规模近年来持续攀升。目前,境内外共有137只公募跟踪产品,合计规模超3000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看,其中境内产品106只,合计规模超2400亿元人民币,最大单只公募产品规模超900亿元人民币;境外产品31只,于全球15个国家或地区交易所上市。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沪深300指数已形成包含指数基金、股指期货、股指期权、ETF期权、OTC期权、与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产品及衍生品生态圈,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标的选择以及投资策略构建。截至2023年6月30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未平仓合约数达20.57万手,股指期权未平仓合约数达17.36万手,ETF期权未平仓合约总数达135.87万张,场内衍生品市场交易活跃。
覆盖A股优质资产 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指数市值覆盖了超过50%的沪深股票市值。指数成份股中,总市值超过1000 亿元的股票占比最高,共131只,数量占比为43.7%;总市值在500-1000亿元的股票数量共108只,数量占比为36.0%;其余61只样本股总市值分布在200-500亿元之间。
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沪深300指数目前已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汇集了沪深市场各行业上市公司,其中工业行业成份股最多,共74只,合计权重约21%;其次为金融与主要消费,权重分别约为20%和13%。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沪深300指数基本囊括了沪深市场各细分领域龙头上市公司证券,能够反映沪深市场大市值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沪深300指数样本每半年进行定期审核和调整,不断吸纳新兴行业的核心标的,充分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从成份股行业权重变化来看,主要消费、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新经济行业占比权重较指数成立时均显著提升,而原材料、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权重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指数成份股行业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经济产业转型趋势相适应。
从指数表现来看,沪深300指数2005年至2022年平均股息率约为2.11%,自2013年8月至2023年7月近10年区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率达8.78%,长期年化收益能够充分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结构性红利,是分享优质龙头公司发展成果的有力工具,指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指数体系完善 市场影响广泛
沪深300指数通过与行业分类、ESG、红利等多种标准或因子结合,衍生出多元化的主题、行业、策略、风格指数,如300碳中和、300红利、300行业指数系列等,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标的选择,助力形成良好的价值投资环境。
作为中国市场旗舰指数,沪深300指数被众多机构投资者用做业绩基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境内主动管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数量超过3000只,合计管理规模超过三万亿元,占主动管理型股混基金跟踪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除沪深300指数外,中证指数公司还编制并发布了多条市场核心宽基指数,目前已形成覆盖A股、香港及全球等跨境市场区域,涵盖大盘、中盘、小盘市值规模的较为完整的多层次宽基指数体系。
中证指数公司表示,将继续秉承“专业、专注”的精神,坚持稳健经营、创新发展,在做大做强指数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新业务体系,努力为市场提供全方位参考指标,致力于成为以指数业务为核心、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科技型公司。
-
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据了解,近日,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广告写道:中日韩三国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