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串串深埋地下的人名,形成了一棵大树的根系,这是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图。该杂志日前发表的新研究利用基因技术帮助一些非洲裔美国人寻到黑奴时代的“根”,也再次揭示了那段黑暗历史。
2023年6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附近,人们扮演成南北战争时期的士兵,纪念黑奴解放日。新华社发(亚伦摄)
1774年至1850年间,美国马里兰州卡托克廷铁厂使用黑人奴隶。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从当地黑奴墓地中27具遗骸上提取DNA(脱氧核糖核酸),将之与“我与23对染色体”生物技术公司的基因数据库比对,确认超4万人与之有遗传关系。
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的非洲裔学者亨利·盖茨说:“这是使用科学工具解决非洲裔美国人长期感兴趣问题的例子。”
非洲裔美国人追寻祖先的意愿在美国小说《根》中有生动体现,但他们往往难以越过1870年这个坎,因为在这一年的普查之前,美国的记录中提到黑人奴隶时极少用全名,盖茨称之为美国黑人寻根路上的一堵“砖墙”。
“我们从不知道自己与这里的人血脉相连”,非洲裔美国人阿涅丝·杰克逊得知祖辈曾在卡托克廷铁厂劳作后来此探访并感慨。她是基因寻“根”的积极参与者,但本次研究出于隐私保护等原因尚未公开相关人群细节。
在虚无其史的深层文化压迫外,研究也显示,卡托克廷铁厂的黑人奴隶生存条件恶劣。一名可能十二三岁就死亡的男孩肩膀脱臼,还有一名15岁死者椎间盘突出。一方面许多遗骸体内含有高水平的铅和锌,另一方面因缺乏维生素D而患佝偻病的4岁以下儿童遗骸出现在多个墓穴中。
基因研究近来屡次揭示美国黑奴历史。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今年初刊登一项研究说,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一处墓地发现的遗骸源自黑奴,基因比对显示与西非海岸多地的人们有关联性。
美国霍华德大学非洲裔遗传学教授法蒂玛·杰克逊在《科学》发表的观点文章中指出,美国压迫黑奴的影响比过去认为的要恶劣得多,“心理和生理上的损伤在数个世代之后仍然清楚地呈现在表观基因组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据了解,近日,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广告写道:中日韩三国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